亚洲日韩视频高清,国产成人拍拍尖叫高潮视频,国产免费A∨在线播放,99国产精品综合加勒比在线观

 
 
當前位置: 福建臺胞之家> 共同家園> 兩岸風光 - 正文
 
南投縣文化之旅
 
2009年04月01日        來源 : 臺聲雜志 2009年第四期    字體:【】  【】  【

 

  臺灣有北投,也有南投,北投是臺北市的一個區(qū),南投單列一個縣。

  臺灣有南投縣,也有南投市,不過二者與新竹市和新竹縣、臺中市和臺中縣等的關系不同,南投市是南投縣政府所在的一個縣轄市。

  南投縣位于臺灣的地理中心,以中央山脈的分水嶺與花蓮縣為界,西以八卦丘陵毗連彰化、云林兩縣,南以清水溪及玉山支脈與云林、嘉義、高雄等縣接境,北以北港、大甲二溪的分水嶺向姑大山(又名白狗大山)、八仙及烏溪與臺中縣為界,是全臺唯一不臨海的縣份,面積4106平方公里,人口54萬。

  翻開南投的開發(fā)史,舉凡人文史跡,或自然資源,莫不與山林有關,真是名副其實的“高山縣”。但是也有平地,占全縣面積的20%,以南投市為中心。

  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移民融合,當?shù)卦∶耠m和后來的平埔族、漢人在平地共同生活,但原住民各族群仍保有原來的聚落與風俗民情,形成了南投特有的濃厚人文景觀;而昔日震撼全臺的抗日英勇事跡——霧社事件古戰(zhàn)場舊址立有紀念碑,供后人憑吊。

  明朝鄭成功將荷蘭人驅(qū)離臺灣后,便開始寓兵于農(nóng),開墾今日竹山一帶。在鄭氏治臺時期,南投縣隸屬于天興縣。甲午戰(zhàn)爭之后,日人將南投劃歸臺中縣,至臺灣光復后才將南投從臺中縣劃分出來獨立設縣,并成立南投縣政府,之后將縣治南投鎮(zhèn)改成南投市。現(xiàn)南投縣管轄南投、埔里、草屯、竹山、集集等5市鎮(zhèn),及名間、鹿谷、中寮、魚池、水里、信義、仁愛等8鄉(xiāng)。

  秀美的山水風情、豐富的歷史古跡和多彩的人文景觀,俱是南投迷人之處。

  秀美的山水風情

   玉山公園

   于1985年4月10日設立的玉山公園,涵蓋區(qū)域包括南投縣、嘉義縣、高雄縣以及花蓮縣,是臺灣面積最大的公園。詳情請見本期專文《登玉山而小天下》。

   溪頭風景區(qū)
 

   鹿谷鄉(xiāng)溪頭森林游樂區(qū)內(nèi)的竹林,素以林相優(yōu)美、氣氛寧靜而吸引人。隱在竹林間的竹廬曾為蔣介石行館,現(xiàn)大門深鎖,不對外開放。已有2800多年歷史的溪頭神木,高46米、合圍16米,乃活的紅檜巨木,樹身中間因腐朽菌侵蝕而呈中空狀態(tài),當年因砍伐經(jīng)濟價值不高而得以留存至今,成為神木,供人欣賞。此外,溪頭地區(qū)的美食也值得品嘗。

   日月潭風景區(qū)

   赴臺大陸游客必到的日月潭,位于臺灣南投縣魚池鄉(xiāng),為臺灣第二大湖泊(僅次于曾文水庫)。細心的讀者一定記得,本刊曾有專文細說日月譚的風光。

   叁山風景區(qū) 

   這個風景區(qū)由獅頭山風景區(qū)、梨山風景區(qū)以及八卦山風景區(qū)合并而成的,于2001年3月16日設立,總面積77521公頃。所涵蓋區(qū)域除南投縣外,還有新竹縣和苗栗縣的幾個鄉(xiāng)鎮(zhèn)。 獅頭山和梨山風景區(qū)鳥類資源豐富,以山鳥、溪澗鳥為主。蝴蝶也相當多,曙鳳蝶、大紅紋鳳蝶、雙環(huán)紋鳳蝶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中、低海拔地區(qū)賞蝶期為6—9月,高海拔地區(qū)為7、8月。八卦山風景區(qū)南為濁水溪北岸,北為大肚溪南岸,東為臺中盆地,西為彰化平原。位于八卦山風景區(qū)的大佛像,內(nèi)部分為八層,各層有不同的陳列主題。

   四季之美風柜斗

   有著濃厚高原風情的南投縣信義鄉(xiāng),山很高、水很長,綿延無盡的山林與悠久的開發(fā)史,孕育著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而它也有個美麗的別名“梅之鄉(xiāng)”,尤其每年元旦前后,漫山遍野的梅白景象,更是令人著迷。而信義鄉(xiāng)的風柜斗則有四季之美。春天,一片生氣盎然,梅樹已經(jīng)結(jié)實累累,人們開始采收梅子,游客來體驗采梅、制梅的樂趣,享受極具地方特色的梅餐饗宴;夏天,氣候宜人,是個不錯的避暑勝地;秋天,則是賞鳥的好時光,可看到大冠鷲、畫眉、五色鳥、翠鳥、喜鵲等等鳥類,走在梅園或森林中,處處可聽見那清脆的鳥鳴; 冬天,賞梅當然是重頭戲。沿途盡是白雪片片,漫步繽紛的山林小道中,幽香撲鼻,猶如進入雪國仙境一般。

   此外,南投縣還有溪頭森林游樂區(qū)、合歡山森林游樂區(qū)、奧萬大森林游樂區(qū)、杉林溪森林游樂區(qū)。清境農(nóng)場、惠蓀林場、丹大林道、鳳凰谷鳥園、丹野農(nóng)場、龍鳳瀑布和蘆山溫泉、東埔溫泉、奧萬大溫泉等,也是南投縣的旅游休憩景點。

   豐富的歷史古跡

   前山第一城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廷把臺灣設為一個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為有效管理,在中部新設了云林縣并擇地建城。光緒十二年十月,縣城開始動工,先做矮土墻,再于墻外種植三層刺竹,四周城墻共長430多米,設東西南北四個門,然后在城內(nèi)設置縣衙,作為官員辦公的地點。第二年2月完工,完工時知縣陳世烈特地在城外九十九崁上方建“旌義亭”,亭內(nèi)刻有“云林縣旌義亭記”,敘述建縣及建城的經(jīng)過,并豎立一塊大石碑,刻上“前山第一城”五個大字,意思是說這座縣城是臺灣西側(cè)最重要的城鎮(zhèn)。

   現(xiàn)在,真正的“前山第一城”已經(jīng)消失。只有上刻“前山第一城”五個大字的大石碑巍然聳立在遺址處。而且,目前的大石碑還是后來重立的,底座的大理石上的“云林縣旌義亭記”也是重刻的。這座石碑告訴竹山民眾,這里曾有輝煌的過去,千萬不可輕視自己——盡管竹山鎮(zhèn)現(xiàn)在歸南投縣管轄。

   崇本堂

   這是開發(fā)“山前第一城”前近百年留下的古跡,位于集山路三段831巷20號,俗名“林祖厝”,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9年),是竹山與鹿谷地區(qū)林姓族人為懷念林杞開拓竹山地區(qū)的功勞募款所建的,奉祀神主有開閩始祖林祿公、九牧公及林杞等三位。

   崇本堂采宮廷形式建造,燕尾脊梁屋頂為官第之家的建筑,山門上有交趾陶塑,脊梁中宇福祿壽三仙栩栩如生,左右塑龍一對,墻上題字“左昭”、“右穆”。正堂懸掛有三塊古匾,一塊題字“文魁”,刻著“咸豐五年鄉(xiāng)試中舉人林鳳池立”。崇本堂內(nèi)設有林姓“義祠”,相傳乃林鳳池到福建漳洲龍溪縣,見龍溪地方宗祠都設有“義祠”,回臺后與地方所共謀籌建,奉祀林氏無子孫宗親之神主,以表達當?shù)亓质献訉O懷組的情愫。同時,崇本堂也是宗族祠堂的代表,完整保存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宗族文化的特色。在傳統(tǒng)文化氣習漸趨式微的今日,常有人帶領子女前來一窺堂奧,讓他們感受中華民族先世的傳統(tǒng)。

   敦本堂

   位于竹山鎮(zhèn)菜園路大榕樹旁的敦本堂,又稱林月汀宅,為清武官林月汀建造,落成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是一座木制建筑,裝飾材料,彩畫,無不精美。敦本堂是臺灣十六古厝之一,又是臺灣木雕最精致的古厝,在目前保留的古宅中最具特色。 

   林月汀本名林溪州,為清末武官,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隨林朝棟辦理隘務,翌年以功獲授官之職。 

   敦本堂為臺灣標準四合院,是兩落式建筑,左右有護龍,最外面再以紅磚墻圍起。兩落之間是以兩道及肩的紅磚花墻代替內(nèi)護龍,此紅磚花墻把中庭隔成三部分,即正廳前的中庭和分屬于左右護龍的側(cè)庭。

   八通關古道


   八通關古道又稱玉里古道,建于清光緒元年(1875年),是清末民初臺灣島上著名的一條貫通東西的交通要道。當時,為了開發(fā)山區(qū),加強防務,清政府組織人力,修筑了北、中、南三條橫貫臺灣山脈的道路,其中路就是“八通關古道”。據(jù)記載,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福建福寧總兵吳光亭奉命開拓這條中部山路,他從廣東招募1000多名勇士,鑿山、架橋、填壑、伐木,奮戰(zhàn)8個月,終于修成了西起彰化林杞埔(現(xiàn)南投縣竹山鎮(zhèn)),東達花蓮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鎮(zhèn))的攀山古道。

   八通關海拔2800米,地處中央山脈和玉山山脈的高峰之間,周圍高峰聳立,是臺灣山地最高峰的集結(jié)地區(qū)。在全省最高的10座山峰中,就有8座分布在這一帶。過去,八通關古道曾是攀登這些山峰的主要通道,因受臺風、洪水等影響,現(xiàn)已變成廢道,但其中許多路段至今仍保存較好。古道途經(jīng)父子斷崖、云龍瀑布等勝景,附近還有一片碧綠如茵的草原,夏季開滿白色的大菊花及芬芳的粉蝶蘭,使人賞心悅目。古道全長152公里,沿線崇山峻嶺,古木參天,其西段還有許多墓碑石刻和古建筑,是臺灣一級古跡。

   “開辟鴻荒”碣

   同樣貴為臺灣一級古跡的“開辟鴻荒”碣,位于集集大橋北端下方,緊臨濁流滾滾的濁水溪。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廷為加緊治理臺灣,派命吳光亮率軍勘查地形,籌備開通中路時所題,字體雄渾遒勁。碣上的字長35厘米、高41厘米、每字間距8厘米,為行書,橫寫于高約2米、寬約12米的砂巖上。當年吳光亮曾屯兵于此要地,見形勢險要,乃勒石為記。“開辟鴻荒”四字為吳氏所題,意指道路開通,往來便捷,世世代代受惠無窮。

   吳光亮(1834-1898),字霽軒,廣東英德黎溪松崗村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奉命渡臺灣,統(tǒng)領全臺軍務,督辦“開山撫番”之事,指導山民開墾荒蕪,耕田織布。曾用土著通俗語言編成《撫番書》,聘請教師,開辦學塾,動員土著學齡兒童學習文化,化解了土客籍居民的矛盾,使土著感德歸化,并率領軍民抗擊倭寇的侵擾。修建八通關古道更是他為臺灣民眾留下的功績。

   “化及蠻貊”碣

   這也是臺灣一級古跡。系清光緒十三年(1888年)春云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所題。碣上另有“欽命布政使銜署臺澎兵備道陳方伯撫番開墾處”字樣。陳世烈故意題及自己是陳方伯的屬下,也讓陳方伯掛名碣上。 

   明新書院

   明新書院位于集集鎮(zhèn)東昌巷4號,為一傳統(tǒng)三合院建筑,建于光緒十一年(1885年),供奉文昌帝君、紫陽夫子和制字先師,是集集義學之創(chuàng)舉,臺灣三級古跡。書院完全依古貌修復,主體為正殿與兩邊的廂房,前有大埕,是集集每年祭孔之所,埕外立有明新書院志,詳載其沿革,而院內(nèi)擺設了許多石臼、石磨、犁頭、蓑衣等昔日農(nóng)村用具,展現(xiàn)出古樸風貌,加上環(huán)境清幽,吸引不少游人前來。
   登瀛書院

   這是南投縣草屯一間最古老的學堂,草創(chuàng)于清光緒年二十七年(1902年),后來曾經(jīng)有數(shù)次整修,但還能保持原有的樣子,并且將歷史古物完整保留。

   書院坐北朝南,坐落在一片稻田中。大門很簡單。內(nèi)部以三合院式建筑為主。奉祀文昌梓潼帝書、至圣先師、文衡帝君等古圣先賢。

   藍田書院

   藍田書院位于南投市崇文里文昌街140號,俗稱文昌祠,祀文昌帝君,為南投縣七大古跡之一,并列名全臺三級古跡。該書院興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在曾長茹先生重修之后被命名為“藍田”。這幢兩進兩護龍形式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古色古香,外有圍墻環(huán)繞。1996至1997年整修后,書院仍屬三合院式閩南建筑,坐西朝東,后靠卦嶺,前臨枕頭山。前院的大門(奇賢門)、歷史匾額與藍田書院碑記等,都是藍田書院重要的文物。

   鳳凰山寺

   南投縣鹿谷鄉(xiāng)鳳凰山寺和臺北龍山寺、臺南開元寺并稱為全臺三大古剎。

   鳳凰山寺建于清嘉慶年間,祀慚愧祖師。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軍以日人在恒春失蹤為由,藉端進剿牡丹社,清廷派欽差大臣沈葆楨辦臺灣防務,施行“開山撫番”政策,而當時福建省總兵吳光亮則總領中路,其兄吳光忠由竹山東進到頂城。吳光忠虔求祖師庇佑,并發(fā)愿他日開山完成,將重建廟宇。今廟前門楣上“佑我開山”匾額,則為吳光亮贈獻。臺灣光復后,頂城改為鳳凰村,鳳凰山寺因而得名。其間也歷經(jīng)多次重修,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三日為祖師誕辰,香火頂盛,來自各地的信徒皆會來參加酬神廟會。

   竹山保安宮

   竹山保安宮曾名李勇廟、隨駕王爺廟,位于南投縣竹山鎮(zhèn)延正里公正巷內(nèi),占地100坪,里面供奉著傳說中保護清朝嘉慶皇帝的隨駕王爺李勇。

   竹山保安宮創(chuàng)建于清朝光緒三十年(1877年),至1908年設建拜亭,1964年曾經(jīng)大改建過并將廟名命為保安宮。傳說當年清朝嘉慶皇帝遠渡來臺游歷寶島風光并查訪民情,游歷至坪頂埔,得悉蕭坤、蕭碧叔侄等串通番人,擾亂地方安寧且欺壓良民,隨駕將軍李勇除暴安良,殉難于此。每年農(nóng)歷四月十二日的竹山保安宮的祭典日。

   中臺禪寺


   中臺禪寺位于南投縣埔里鎮(zhèn)一新里,稱其為歷史古跡,未免有點牽強,因為歷史太短,1994年創(chuàng)建至今,也不過15年,但其規(guī)模龐大,目前在全省有80多家分院,并且定期舉辦神修活動。外觀融中西合璧,寺頂高聳壯觀,乍看下彷佛金字塔一般。

   中臺禪寺同時又有古代叢林的風格,將藝術、學術、宗教和文化融為一體,不失禪宗的風格。內(nèi)有禪堂、四天王殿、菩薩殿、三世佛殿、講堂、知客室、大寮、齋堂。

   莫那魯?shù)揽谷占o念碑

   記載著臺灣同胞一段光榮歷史的這座石碑矗立在今日南投縣仁愛鄉(xiāng),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古跡。
   仁愛鄉(xiāng)舊稱“霧社”,位于臺灣島中部,乃因其終日云霧繚繞而得名,更因為此地的氣候特性,每年冬去春來之時,山區(qū)內(nèi)櫻花盛開,繁華美景,競相爭艷,因而又有“櫻都”之美名。

   莫拉魯?shù)揽谷占o念碑主要是為了紀念1930年為反抗日本殘橫暴行的統(tǒng)治而起義抗日的莫拉魯?shù)栏缸蛹捌渌?00多位奮勇護家園的原住民英雄。

   霧社一帶世代居住著高山族中泰雅族謝塔喀的分支。霧社高山族人民具有光榮的抗日斗爭傳統(tǒng),早在日本殖民統(tǒng)治建立之初,他們就進行過不屈不撓的斗爭。霧社起義更是寫下了中華民族反侵略斗爭史、臺灣人民抗日史上光輝的一頁。

   莫那魯?shù)揽谷占o念碑于霧社街道南邊,園內(nèi)老樹成蔭,綠野怡人。在門口處即可看見以白色大理石筑成的牌樓,上頭刻著“碧血英風”四字。入內(nèi)直望,佇立在石階前的石雕像即為當時的抗日首領莫拉魯?shù)溃瑥乃峭h方堅毅的眼神中,彷佛看到了當時其英勇奮戰(zhàn)的精神,猶如在眼前一般地令人景仰。石像后頭即為莫拉魯?shù)滥梗闹軌ι蟿t刻畫著原住民們奮戰(zhàn)抗日的經(jīng)過及故事。 

   多彩的人文景觀

   南投縣文化園區(qū)

   這是一座以“傳統(tǒng)建筑物再利用”的方式規(guī)劃的歷史園區(qū),園區(qū)內(nèi)的建筑主體是以興建于1937年的武德殿為基礎修復而成的,是臺灣第一個縣級歷史博物館。園區(qū)包含南投縣縣史館、南投陶展示館、南投縣縣史圖書文獻室、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等不同展館。

   縣史館內(nèi)有該縣古道、古跡、臺灣原住民文化、古文書、文獻、碑碣拓本及老照片展示等。此外,館方還制作了3座縣內(nèi)古代書院模型、13鄉(xiāng)鎮(zhèn)的文史資料及地圖集。

   南投縣已有200年的制陶歷史,在日據(jù)時期制陶業(yè)達到鼎盛,“南投陶”已成為南投縣特產(chǎn)之一。南投陶展示館展出了南投陶業(yè)發(fā)展歷程、陶器的制作流程和現(xiàn)代陶藝。

   南投縣縣史圖書文獻室典藏縣內(nèi)各種重要的文獻資料,如政府公報、碩博士論文、期刊、地圖、族譜、地方志等,凡5000余冊。

   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成立的目的在于建立及保存縣內(nèi)藝術家史料檔案,促進縣民接觸藝術史料并與藝術工作者交流機會。館內(nèi)一樓設有簡報室,備有視聽簡報設備,可提供作品發(fā)表,作品賞析、專題講座及簡報等用途。交誼室則提供另一個較松的空間,讓藝術家、民眾可以聯(lián)誼、交流。二樓為展覽室。

   埔里酒廠

   埔里酒廠也把目光投向觀光方向,因而成為縣內(nèi)旅游的著名景點。酒廠旁邊的酒文化館內(nèi),有中國歷代酒器、原住民酒文化、埔里酒廠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史展示。

   埔里是臺灣唯一具有酒鄉(xiāng)特色的小鎮(zhèn)。美酒是埔里人最引以為傲的文化特色之一。埔里酒廠創(chuàng)建于日據(jù)時期,初期是以制造糯米酒、米酒、太白酒、清酒為主,產(chǎn)量有限,僅銷埔里地區(qū),迨至1963年試制紹興酒成功,各方反應良好,乃增建廠房、擴充設備,專一大量生產(chǎn)紹興酒。于1995年再推出的愛蘭白酒更是一炮而紅。現(xiàn)在,酒廠改為發(fā)揚臺灣本土酒文化與酒藝術,并結(jié)合地方藝文、觀光資源,朝“觀光酒廠”的經(jīng)營方向轉(zhuǎn)型,為埔里帶來龐大的觀光人潮,每月約有3萬人次涌入酒廠參觀。內(nèi)廠設立的酒文化館,以典藏埔里酒業(yè)發(fā)展歲月中的文獻、文物為主,并收集世界各國璀璨華采的酒香文化為輔,幫助游人對臺灣本土酒業(yè)文化有更深層的了解,同時能領會世界酒文化發(fā)展的風貌。酒文化館不但典藏了歲月與文化,也典藏了歷史與酒香,為全臺最具代表性的酒文化園區(qū)。

   竹藝博物館

   南投縣可說是“竹的故鄉(xiāng)”,尤其以竹山鎮(zhèn)最為豐富。青竹竹藝文化園區(qū)、瑞竹竹類標本園、竹管厝、竹藝博物館等等,都成了當?shù)氐穆糜尉包c。

   竹藝博物館位于南投市建國路南投縣文化局地下一樓,于1988年5月29日完工開幕,成為全臺第一座啟用的地方文物特色館和第一座以竹為主題的地方博物館。

   竹藝博物館介紹竹子的生態(tài)資源,展覽各式竹類藝術品、工業(yè)用具、建筑用具以及家用擺飾等等,更介紹全世界約1200種的竹子,詳細的說明加上照片的輔助,讓民眾了解竹的世界。

   九族文化村


   九族文化村位于魚池鄉(xiāng)大林村,占地約有62公頃,緊臨中外聞名的日月潭。早期以山地文化村為重要主題,近來則以“歡樂世界”最新穎的游樂取勝。其表演劇、傳統(tǒng)歌舞,結(jié)合文化觀光、游憩及教育,是一處多元化旅游景點。景觀分為四部分:一是現(xiàn)代景觀部分的水沙連花園、水沙連麗宮,采歐洲宮廷式的建筑,典雅浪漫,令人流連。二是科技景觀部分的雷射音樂噴泉,在此可欣賞姿態(tài)曼妙、極具聲色之美的“水之舞”。三是以世界廣場為主體的未來世界區(qū),包括有超時空劇場、星際旅游、世界廣場及太空山等多項設備,仿若迪斯尼樂園的精華縮影。四是古代區(qū)的山地文化村,內(nèi)含雅美、阿美、魯凱、卑南、賽夏、排灣、布農(nóng)、鄒、泰雅等九族的村落,以生活化的立體形態(tài)展列臺灣原住民特有的建筑、手工藝。山地歌舞表演在第九村旁的那魯灣劇場進行,每天數(shù)場。另在第五村的石音劇場有邵族杵歌表演。

   九族文化村于2001年啟用全臺灣第一座專供觀光游憩之用的空中纜車,從園區(qū)的“歡樂世界”向上延伸至觀山樓,全程總長度1000米。從空中纜車上可以全視野角度鳥瞰九族文化村整個園區(qū)美景,體會九族的山林之美。

   臺灣地理中心碑

   南投縣處于臺灣本島的中央。而埔里鎮(zhèn)又是南投縣的中心。于是,順理成章地,臺灣地理中心碑立在了南投縣埔里鎮(zhèn)。

   立于日據(jù)時期日本人測量的臺灣地理中心點的這座石碑,于1979年重建,碑體造型美麗而壯觀,由兩面白色弧墻環(huán)抱,中間碑座為3米高之赭色屏牌,上豎一柱不銹鋼桿,最上端頂著兩個相交的圓環(huán),整個造型如一朵半開的百合花。蔣經(jīng)國在碑上題有“山清水秀”四字, 因此又稱為“山清水秀碑”。兩旁種植花卉樹木,林木蒼翠。在地理中心碑帝,可以眺望埔里盆地。

   1999年臺灣發(fā)生“9 ? 21”臺灣大地震中,埔里鎮(zhèn)正處于震中地帶,災情非常嚴重。作為臺灣地理中心的虎山三角原點平面,競也位移了約2.8米。

   牛耳石雕公園


   牛耳石雕公園也稱牛耳藝術度假村,占地約8萬多平方米,位于南投縣埔里鎮(zhèn),于1987年創(chuàng)立,現(xiàn)已從單純的石雕展示,發(fā)展成多元化的休閑度假中心,風格獨特,為亞洲首座素人的雕塑林園,里面陳列著林淵先生、朱銘、楊英風以石雕為創(chuàng)作的藝術品。據(jù)埔里牛耳藝術度假村的創(chuàng)辦人黃炳松說:臺灣這三位名雕刻家,都屬牛,他們共同為臺灣藝術創(chuàng)作努力,希望執(zhí)雕刻藝術之牛耳,所以石雕公園以此為名。

   臺灣歷史文化園區(qū)

   臺灣歷史文化園區(qū)位于南投縣南投市新興路上,占地為2.5公頃,從1990年開始規(guī)劃,建立目的在于妥善保存所典藏之檔案、文獻史料及文物,共有文獻史料館、 民俗文物館、 史跡源流館,各館建筑具有不同的特色。

   文獻史料館外觀為閩南式建筑,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展出臺灣數(shù)百年間之檔案、譜牒、叢書、文稿、詩詞、信函等珍藏文獻史料,資源相當豐富。

   民俗文物館外觀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設有福爾摩沙特展室、蓬萊鄉(xiāng)情特展室;民俗文物館展覽內(nèi)容以臺灣本土民俗文物展品為特色,保存典藏涵蓋臺灣自史前時代至上世紀80年代,并依種族、類別、年代先后展現(xiàn)先民食、衣、住、行、育、樂、信仰、民俗等生活狀態(tài),其內(nèi)容包括閩南、客家、原住民及其他各族文物。

   史跡源流館外觀為我國北方宮殿式外型,共有六層,地上五層、地下一層,有系統(tǒng)地展示臺灣的發(fā)展過程,從史前、荷西、明鄭、清領、日據(jù)至光復時期生活遺跡;在一樓中央有一大型臺灣全島地形浮雕,二樓介紹平埔族等原住民生活和分布情形。

   泰雅度假村

   泰雅度假村坐落于南投縣仁愛鄉(xiāng),園區(qū)占地廣闊,為泰雅文化傳承的重鎮(zhèn),還有豐富的文物館,夢幻城堡及噴水池為泰雅度假村內(nèi)的醒目地標。

   泰雅度假村以泰雅文化為創(chuàng)辦及經(jīng)營為主軸,展示泰雅人生活器物和歷史文物,有原住民文物館、泰雅歌舞表演、泰雅勇士像、泰雅族部落住屋等,重現(xiàn)了原住民的文化,處處可見泰雅族的圖騰。


   泰雅度假村內(nèi)的游樂設施包括宇宙樂園、夢幻飛車、空中單軌、沖浪飛舟等;清澄的北港溪水,緩緩流過前庭峽谷,綽約偉麗的關刀山脈,翠嵐飄渺,靈逸躍動。泰雅度假村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涵蓋天然的環(huán)境步道、野溪、原始森林、清流瀑布、山訓場等。原住部落文化的重現(xiàn)乃是另一特色,還有山地文物館、泰雅勇士像、古隧道、原住民歌舞表演等。

   鳳凰谷鳥園 

   位于南投縣的省立鳳凰谷鳥園,占地30公頃,是一處天然森林。園內(nèi)飼養(yǎng)了臺灣與世界各地5000余只生態(tài)習性不同的山鳥、河鳥、海鳥與候鳥,是東南亞最具規(guī)模的鳥園。園內(nèi)保持原始自然生態(tài)風貌,游客可近距離觀賞各種鳥類。(修  瑭)

  編輯 : 遼野  
 

版權信息
福 建 省 臺 灣 同 胞 聯(lián) 誼 會
? Copyright 2001 By Fujian Taiwanese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會址:福建省福州市湖東路276號18層 電話:(0591)-87802143 郵編:350003 傳真:(0591)87802143
http://www.fjtl.org.cn E-mail:fj_tailian@vip.163.com
備案證號:閩ICP備06029827號